爱查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简析

位置:爱查查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简析

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简析

查看忆共锦衾无半缝,郎似桐花,妾似桐花凤全诗

《江南曲》为乐府旧题。郭茂倩《乐府诗集》把它和《采莲曲》、《采菱曲》等编入《清商曲辞》。唐代诗人学习乐府民歌,采用这些乐府旧题,创作了不少明丽、清新的诗歌。储光羲的《江南曲》,就属于这一类。   头两句「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点明时间地点和情由。「渡头」就是渡口,这里的「归渡头」也就是划船回家的意思,「相邀」二字,渲染出热情欢悦的气氛。这是个江风习习、夕阳西下的时刻,那江面上该是「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一只只晚归的小船飘荡在这迷人的景色之中,船上的青年男女相呼相唤,那江面上的桨声、水声、呼唤声、嘻笑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欢快的晚归曲。   后两句「落花如有意,来去逐轻舟」,创造了一个很美的意境。在那些「既觅同心侣,复采同心莲」的寻求伴侣的青年男女之间,表现出各种微妙的、欲藏欲露、难以捉摸的感情,矜持和羞怯的心理又不允许坦露自己的心事,这两句诗就是要表现这种复杂的心理和美好的愿望。诗人抓住了「归棹落花前」这个富有特色的景物,赋予景物以恰当的感情,从而创造出另一番意境。「落花」随着流水,所以尽管桨儿向后划,落花来去飘动,但还是紧随着船儿朝前流。诗人只加了「如有意」三个字,便使这「来去逐轻舟」的自然现象,感情化了,诗化了。然而,这毕竟是主观的感受和想象,所以那个「如」字,看似平常,却颇有讲究。「如」者,似也,象也。它既表现了那种揣测不定、留有余地的心理,也反映了那藏在心中的期望和追求。下语平易,而用意精深,恰如其分地表现出这首诗所要表现的感情分寸和心理状态。「艺术的天才就是分寸感」,这话倒是颇有深意的。   最后,顺便说一下这首诗的第四句,有的本子作「来去逐船流」,如果不是从考证的观点出发去判断正误,而是从诗意的角度来看,应该说「来去逐轻舟」更好些。因为,第一,「逐」字在这里就含有「流」的意思,不必再用「流」字;第二,因为上句说了「如有意」,所以,那虽是满载一天劳动果实的船,此刻亦成为「轻舟」,这样感情的色彩就更鲜明了。「轻舟」快行,「落花」追逐,这种紧相随、不分离的情景,也正是构成「如有意」这个联想的基础。所以,后一句也可以说是补充前一句的,两句宜于一气读下。

推荐古诗: 重忆读张籍古乐府过昭君村南涧中题贫女清平乐(年年雪里)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宿金沙江(往年曾向嘉陵宿)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 不足为训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