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解读

位置:爱查查成语大全 > 诗词大全> 寄扬州韩绰判官解读

寄扬州韩绰判官解读

查看寄扬州韩绰判官全诗

  诗的头两句写景。第一句摄取的是远镜头,扬州一带远处青翠的山峦,隐隐约约,给人以迷离恍惚之感;江水东流悠长遥远,给人以流动轻快的感受。第二句是想象江南虽在秋天,但草木尚未完全凋零枯黄,表现优美的江南风光。这两句是从山川物候来写长江以南地区,和后面两句的颓废形成对比。

  青山隐隐水迢迢,(远景描写——诗人站在江边,隐约遥见长江对岸青山逶迤,隐于天际,江水如带,迢迢不断。)(“隐隐”和”迢迢”这两对叠字,不但画出了山清水秀,绰约多姿的江南风貌, 而且隐约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之间山遥水长的空间距离,那抑扬的声调中仿佛还荡漾着诗人思念江南的似水柔情。)

  秋尽江南草未凋。(诗人站在江北,遥想江南的秋景——此时时令已过了深秋,我所在的江北早已是草木凋零、一派晚秋的萧条冷落,而江南的草木却还未凋落,还是青山绿水,风光依旧旖旎秀美。真是很怀念远在热闹繁花之乡的朋友啊。)

  二十四桥明月夜,(徐凝《忆扬州》“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二十四桥,一说扬州城里原有二十四座桥,一说即吴家砖桥,因古时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而得名。但无论如何,明月照在扬州名胜二十四桥上,如诗如画、如梦如幻,深深的惆怅情思,引人遐想。这样的月色、这样的夜色多么浪漫而令人眷念啊。)

  玉人何处教吹箫?(“玉人”,既可借以形容美丽洁白的女子,又可比喻风流俊美的才郎。从寄赠诗的作法及末句中的“教”字看来,此处玉人当指韩绰。)(韩绰,我的老友,当此秋尽之时,你每夜在何处教美人吹箫取乐呢?)(诗人本是问候友人近况,却故意用玩笑的口吻与韩绰调侃,问他这样,不但韩绰风流倜傥的才貌依稀可见,两人亲昵深厚的友情得以重温,而且调笑之中还微微流露了诗人对自己经历和遭遇的感叹。)(月光笼罩的二十四桥上,吹箫的美人披着银辉,宛若洁白光润的玉人,仿佛听到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已凉未寒的江南秋夜,回荡在青山绿水之间。诗人以调侃的语气问韩绰,实际上是对长江以南风光的怀念。)

推荐古诗: 重忆读张籍古乐府过昭君村南涧中题贫女清平乐(年年雪里)池州翠微亭(经年尘土满征衣)宿金沙江(往年曾向嘉陵宿)红楼梦十二曲—聪明累(机关算尽太聪明)七律(红军不怕远征难)

推荐诗句: 无情不似多情苦一寸还成千万缕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雁柱十三弦,一一春莺语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

热文成语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 不足为训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