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战斗英雄:董存瑞_1500字

位置:爱查查成语大全 > 作文大全> 名人故事的作文大全 > 战斗英雄:董存瑞_1500字

战斗英雄:董存瑞_1500字

董存瑞,中国人民解放军着名战斗英雄。他1945年参加八路军,曾多次立功受奖。1948年5月25日,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当主攻部队受到桥头敌暗堡火力威胁的紧要关头,担任爆破组长的董存瑞冲到桥下,毅然用手托起炸药包,拉燃导火索,炸毁暗堡,壮烈牺牲。新华社发

新华网北京7月10日电(记者王玉山)59年来,他单手高举炸药包的形象铭刻在一代又一代人们的记忆中;59年来,这个年轻的生命让我们一次次心存感动。

如今,这个影响了几代人的英雄的画像,与我军各个历史时期的7位着名英模的画像一同在全军悬挂。

他,就是董存瑞。

“替我把这些奖章带给我娘,就说我是为解放全中国牺牲的”

这是一个闷热的下午,敌人据守旱桥上的一个暗堡,疯狂扫射。呛人的火药味在弥漫,整个前沿阵地上,笼罩着一片挥之不散的黑色硝烟。

1948年5月25日,已攻入隆化中学东南面的解放军第11纵队94团被敌核心工事所阻,如得不到增援,随时都有被敌消灭的危险。

师指挥所命令董存瑞所在部队:下午3点半,必须冲进隆化中学,增援94团。

此时,是下午3点15分!

从暗堡里喷出的火力越来越猛,子弹带着尖利的啸声从耳边掠过。

董存瑞和郅顺义奉命炸掉暗堡。

“快要到前面那片开阔地了,董存瑞指着一个小土堆对我说:‘老郅!你在那掩护我。’”郅顺义生前回忆说。

炮火中,董存瑞和郅顺义在敌人火力下迅速跃进。郅顺义甩一阵手榴弹,董存瑞就向前跃几步;再甩一阵,又跃几步。后面还有几名战友,把一捆捆手榴弹送到郅顺义手里。

郅顺义又甩出几枚手榴弹,迅速爬到了董存瑞指定的地方。

“我们趴在土堆前,一起看着剩下的一段冲击道路。那片开阔地,敌人的火力封锁得最严密,冲过去就是干河套,那里是敌人火力的死角。”郅顺义生前回忆说:“这时,董存瑞腾出手从怀里掏出几次立功的奖章和一个用纸包住的小包说:‘老郅,替我把这些奖章带给我娘,就说我是为解放全中国牺牲的,这纸包里是我最后一次党费。’”

“都记住了?”董存瑞又问郅顺义一遍。

“你放心,我都记住了!”

“好!老郅,投弹掩护。”

“为了新中国,冲啊!”

“董存瑞一个跃身,朝那片开阔地冲去。我也抓起拧开盖的手榴弹,用力地甩出去,将碉堡前的鹿砦、铁丝网炸了个稀巴烂。”郅顺义生前回忆说。

趁着这股浓烟,董存瑞几步冲进了开阔地。

这两个一前一后跃进的身影,成了敌人火力射击的主要目标。子弹在他们身边乱飞。

“突然,一发子弹打中了他的左腿,鲜血一下子涌了出来。可董存瑞顽强地匍匐前进。”郅顺义把这一切看在眼里,瞪着双眼向敌人的火力点投出了手榴弹。

董存瑞借机又一个跃进,猛地一下跳到了干河沟里。身后的郅顺义也跟着跳进了旱河前的壕沟里。

董存瑞几步便蹿到桥形暗堡底下。

这时,郅顺义离董存瑞不过50米。“我看见董存瑞抱着炸药包,四面环视了一圈,想找个地方放炸药包。”

“桥底离地面有一人多高,他一伸手没有够到,两旁是光溜溜的墙壁,没有边棱,炸药包放了两次都滑下来。”

“要有一个长木架子顶住就好了,可这时,上哪儿找架子呢?若把炸药包放在河床上,又炸不毁暗堡。”郅顺义回忆说。

这时候,总攻的时间已经到了,大批后续部队攻了上来,嘹亮的冲锋号已经响起。

敌人也疯了似的捅开了桥形暗堡上的一块块砖头,桥壁上十几个暗枪眼开始喷火。

“敌人突然发现了桥下的董存瑞,立刻从侧面掉转枪口,向他射了过来,我急忙投出一枚手榴弹。”

子弹从董存瑞的身边穿过去。

“我看见董存瑞挺胸昂头,大步走到桥底中央,用左手托起了20多斤重的炸药包,踮起脚尖,奋力将炸药包顶住桥底,右手猛地拉着了导火索。”那一刻,郅顺义永生难忘。

导火索“哧哧”地冒出白烟急速燃烧着。

导火索只能燃烧7秒钟。

郅顺义再也忍不住了,他纵起身子,飞快地冲向壕沟边。这时,他看见董存瑞突然两眼圆睁,奋力挺起腰身,用尽全力喊道:“为了新中国,冲啊!”

随即,一声天崩地裂的巨响,桥形暗堡摧毁了。冲锋的部队冲了上来……1948年5月26日凌晨3时,隆化攻坚战在经历22小时40分钟后胜利结束。

1948年6月8日,第11纵队党委命名董存瑞生前所在班为“董存瑞班”。1950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上,追认董存瑞为全国战斗英雄,郅顺义也被评为全国战斗英雄。

相关作文: 雪中去学琴新的学期开始了校园春色妈妈也有这一刻夏天的雨作文100字一件送给妈妈的特殊礼物放大镜里的发现春姑娘来到我家我们的教室我是小小雷锋

标签:战斗英雄董存瑞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 不足为训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