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1785年日人所绘地图证实钓鱼岛属中国领土

位置:爱查查成语大全 > 作文大全> 时事论据的作文大全 > 1785年日人所绘地图证实钓鱼岛属中国领土

1785年日人所绘地图证实钓鱼岛属中国领土

专门研究日本对华政策的台湾辅仁大学日文系副教授何思慎指出,根据历史史料记载,日本是在甲午海战后与清政府签《马关条约》取得台湾及其附属岛屿主权后,才将钓鱼台列屿纳入领土范围内。他指出,李登辉日前抛出的“钓鱼台列岛属日本领土”的荒谬言论,是无法成立的推论。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何思慎进一步指出,钓鱼台早在1373年即由杨载所发现,并远在15世纪初,明朝时所着《顺风相送》一书中,就首度出现“钓鱼屿”一词。

而当时日本着名的海防论者林子平在1785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基于事实,将钓鱼台列屿明确标明属中国领土。

何思慎称,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史料记录亦显示,日本在并吞琉球群岛后,钓鱼台仍不属日本领土。根据日本外务省发表的《尖阁列屿分明是日本领土》正式声明,日本最早派员赴钓鱼台列屿作勘测是在1885年,当时日本并吞琉球群岛已6年。他指出,若当时勘探结果,真是“无人岛,且无清朝管辖形迹”,为何不依据1885年的《柏林协议》刊载于官报,并“通告各国,以确定没有抗议”来取得钓鱼台主权?

何思慎表示,根据1885年10月21日,日本外务卿井上馨曾就钓鱼台问题指出:“此事可仅止于做实地调查,了解港湾形状,有无开拓土地物产之可能,作成详细报告。”

他指出,直到1895年甲午海战后,日本政府才将钓鱼台列屿纳编,但当时《马关条约》尚未定案,日本政府仍需掩清廷耳目,因此当时日本内阁伊藤博文将钓鱼台纳入日本领土的决定是在秘密的情况下进行,完全没有发布敕令、官报、公告及新闻。直到翌年《马关条钓》确立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割让与日本,并由日本设治管辖后,日本政府颁布“第13号敕令”,公开将钓鱼台列屿正式编入日本领土。

注:1785年出版的《三国通览图说》,是一部论述邻近日本的朝鲜、琉球、虾夷以及小笠原群岛等地理情况的书。

相关作文: 雪中去学琴新的学期开始了校园春色妈妈也有这一刻夏天的雨作文100字一件送给妈妈的特殊礼物放大镜里的发现春姑娘来到我家我们的教室我是小小雷锋

标签:地图证实钓鱼岛中国领土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 不足为训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