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寻访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位置:爱查查成语大全 > 作文大全> 六年级作文的作文大全 > 寻访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寻访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寻访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有味的,一种传承于冥冥的心灵深处、承载着厚重文化底韵的“味道”。伴随着明媚的阳光,我们雏鹰假日小队的伙伴们结伴来到塘栖古镇,寻访身边的优秀传统文化。

塘西古镇座落于京杭大运河的南端。如果把江南古镇比作璀璨的明珠,那塘栖便是镶嵌在古运河畔分外夺目而耀眼的那一颗。那里风景如画,特别在春节前后,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渗透其中。

来到塘栖古镇,雄伟的广济映入眼帘。它横跨在京杭大运河上,供人们在上面顺利地通行和观赏风景。广济桥非常坚固,经历了上千年的风风雨雨,依然巍然屹立。它连接着桥两岸的传统文化,使其在上千年的传承中,未被淘汰。站在广济桥上往下望,到处张灯结彩,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

迎着着扑鼻的香味,我们寻找到了棕子铺。只见铺前坐着一位老奶奶,正有条不紊地包着汇昌粽子。粽子我们时常吃,但包还是第一次见,伙伴们带着好奇心一起围了上去。看着奶奶的示范,我们个个都在一旁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我们手拿两片粽叶,学着奶奶的样子忙活开了。叠好粽叶,先放上一点小米,再在中间放一块肉,最后在肉上盖一层米,这样肉就被夹在了中间,最后要将粽子裹起来。看着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一个个都被最后的工序难住了,只能求救于奶奶。奶奶熟练地裹紧粽子,并快速地用线绕起来,系紧,打了一个小结。奶奶笑呵呵的说:“熟能生巧,你们第一次包,做的都很好。”临走时,我们还品尝了奶奶包的汇昌粽子,亲手包裹粽子后,感觉特别好吃。小小的粽叶内,包裹着大大的传统的文化。

走出粽子店,穿过小巷,“砰、砰、砰”,大木棰敲击石臼的声音,像打雷一样震耳欲聋。伙伴们好奇地四下张望,只见街尽头,两个爷爷在打年糕。一个抡起大木锤有规律的敲打石臼中的年糕,一个蹲在石臼边来回翻揉年糕。跟随着爷爷的节奏,我们也情不自禁兴奋起来。看着我们期待的眼神,爷爷决定让我们自己试一试。不试不知道,一试吓一跳,原来木锤那么重,一个人根本没有办法抬起它来。小个子的我们,只好三人一起出场,齐心协力抬起木锤,重重地砸下去。年糕在石臼里被砸开了花,热气腾腾的,好看极了。

在塘栖古镇,我们见识了寓意五谷丰登的大粮仓,抱了象征着好运的金元宝,品尝了甜甜的棉花糖、香香的刺毛肉圆,包了味道鲜美的大肉粽,还亲自捶打了年年高升的年糕……传统文化其实就存在于人山人海间。
优秀传统文化经历了岁月的考验和提炼,留下来很多精华,闪耀着民族智慧与民族精神的灿烂光芒。此次在塘栖古镇,我们寻访到了无处不在的优秀传统文化。

相关作文: 雪中去学琴新的学期开始了校园春色妈妈也有这一刻夏天的雨作文100字一件送给妈妈的特殊礼物放大镜里的发现春姑娘来到我家我们的教室我是小小雷锋

标签:寻访优秀传统文化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 不足为训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