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查查成语大全提供成语解释、出处、成语谜语、成语故事大全、成语接龙、近义词、反义词等查询

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讽谏

位置:爱查查成语大全 > 作文大全> 初二作文的作文大全 > 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讽谏

对于中学生使用手机的讽谏

现在,是电子信息化社会,作为中学生的我们,手机应该是我们手中很常见的一个工具了,相信,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同学,都关注过“手机”到底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吧!当然,有些家长是很希望孩子好,不学那些坏东西,认为手机,只是一个游戏平台,手机只会让我们沉迷,手机,只会影响学习,玩手机,就是不务正业!

比如说,我的父亲,就是这样一个人,我知道,这是为我好,但我依然想拥有一部手机,不管在同学面前,还是自己一个人无聊的时候,都可以用来打发时间的。今年暑假,我这个愿望,实现了!但是,三天,父亲就不让我总用手机,一个星期,就彻底的让我早晨看不到手机,只有放学写完作业,那一小会,可以玩一会,大家也知道,现在初中的学习任务都很紧张,学完之后,可能还有一些自己的兴趣活动,譬如:打打球、写点文章练练笔、锻炼身体之类的,以便放松自己一天紧张的学习生活。手机被收回去,我知道,这是为了我好。我也知道,这是对的。

下面,我给大家举一个例子,我想,大家就明白,我为什么如此的从容让父亲将我的手机收去。我有一个朋友,他是我小学同年级的一个校友,又同我一样,是乒乓球爱好者,没事喜欢在一块打打球,所以关系还不错,而且,他家离我家并不是很远,所以我俩有时候会在一起玩。在六年级上册的时候,有一次,我爸爸有事,没有能够来接我,我俩一起坐公交车回家,路上我俩聊到一个话题:五年级下次,全区统测的成绩。具体的分数,我有些遗忘,记不清了,但我只知道,他比我,高出零点五分,别看零点五分并不很高,老师说过,在区里,一份能拉开三十名左右的差距,所以零点五,我俩在区里,也相差十五名左右的差距了。

他在六年级下册,就向自己的父母要了一部手机,他父母同意了。那时候,我也曾向父亲提起过这件事,但父亲说,要背完唐诗三百首的一半,我听完,就泄气了,也没有再多说,那个时候,过了许久,我又有一次向父亲提出这个要求,父亲便说,写文章,发表一篇,我给你五十块,算作买手机的钱。那个时候,我觉得这个比背诗容易,也发表了几篇文章,但依旧没有坚持下来。现在,我俩同样初二了,我有一次又和他聊到成绩。七年级下册期末的成绩,他的三科总分比我低出二十几分!天呐!我当时就震惊了,他的数学很好的,在小学每次都比我高两三分的样子,但是这次,居然比我低出二十多分啊!震惊!震撼!无与伦比!我当时震惊的看了他许久,总觉得他在骗我,但他无奈的笑容,让我知道,这是事实!难以置信的事实!二十多分所产生的差距,我想大家应该都能够明白的!这就不是当初零点五分能够比拟的了的!

这个对比,我想,大家应该能够想出,手机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了吧,当然那些自控能力超群的学生,或者只把手机当做手表和一个通讯工具的学生,可以觉得我这篇文章,没有价值,因为和他们的生活不一样啊!

作者笔名:世文云轩

真实姓名:周继海

邮箱:

支付宝账号:183103AAAAAA

官同英

相关作文: 雪中去学琴新的学期开始了校园春色妈妈也有这一刻夏天的雨作文100字一件送给妈妈的特殊礼物放大镜里的发现春姑娘来到我家我们的教室我是小小雷锋

标签:中学生使用手机讽谏

热门作文成语素材

  • 匪夷所思  匪:不是;夷:平常。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情所能想象的。
  • 分我杯羹  羹:肉汁。楚、汉相争时,刘邦答项羽的话。比喻从别人那里分享一分利益。
  • 风不鸣条  和风轻拂,树枝不发出声响。比喻社会安定。
  • 安分知足  安于本分,对自己所得到的待遇知道满足。
  • 诽誉在俗  诽:指诽谤;誉:赞扬;俗:风气、习惯。诽谤或赞扬在于当时的风习。后来引申指风气、习惯的作用非常大。
  • 碧血丹心  满腔正义的热血,一颗赤诚的红心。形容十分忠诚坚定。
  • 肥马轻裘  裘:皮衣。骑肥壮的马,穿轻暖的皮衣。形容阔绰。
  • 不成器  器:指人的度量、才干。不能成为有用的器物。多用以指人气质平庸,不能有所成就,没有什么出息。有时也指不学好,自甘堕落。
  • 不辞而别  辞:告辞;别:离别。没有告辞就离开了。或悄悄溜走了。
  • 不二法门  不二:指不是两极端;法门:佧行入道的门径。原为佛家语,意为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法门。后比喻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
  • 飞蛾投火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不可告人  不能告诉别人。指见不得人。
  • 不足为训  足:够得上;训:法则,典范。不值得作为效法的准则或榜样。
  • 百足之虫,至死不僵  百足:虫名,躯干计二十节,切断后仍能蠕动。僵:肢体僵硬不能活动。比喻势力雄厚的集体或个人一时不易垮台。
  • 盎盂相敲  比喻一家人争吵。